如果宇宙真的诞生于138亿年前,那在13

综述

如果我们追问关于一个事物的存在问题,用不了几个回合就能触及最根本的疑问,那就是万物究竟是从哪里开始的。

这在人类历史上一直都是许多智者不断探索的,不管是人文科学还是自然科学,都有许多非常系统的理论模型,比如近代以来最受人欢迎的宇宙大爆炸学说。

按照这个学说的观点,宇宙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亿年前的一场大爆炸,而这个爆炸原点就是一个致密高压的奇点,从爆炸开始不断开始膨胀扩张,才有了我们今天所在的这个世界。

尽管很多科学家对此也有很多质疑和不同看法,但是综合来看,宇宙大爆炸理论和其他的学说比起来还是要更有说服力。

不管是数据还是其他的实证支持方面,都有更多的阐释空间,根据大爆炸的模型推算,宇宙的诞生节点是在距今亿年前左右。

但是听完这个答案之后,很多人肯定也免不了继续追问,那么在这之前呢?距今年之前的宇宙是什么样,里面又都有些什么呢?以我们目前的研究能力还无法给出一个好的回答,只能尽量提出一些阐释的模型。

震荡宇宙假说

第一种是震荡宇宙假说,它的观点是从对引力的分析开始,认为虽然引力的作用范围很大,但是并不是无限的,超出一定的区间之外就会慢慢减弱,所以宇宙的膨胀也不会永远继续下去,而是会逐渐放缓直到完全停止,然后开始向反方向收缩。

整个过程也就是与膨胀相反的运动,世界重新回到了大爆炸之前的起点,也就是奇点。

而到这里并不是一切的终点,奇点会在收缩中回到致密高压的状态,酝酿着下一次的大爆炸,然后继续开始膨胀和扩张,开始新一轮的宇宙发展,不断循环膨胀和收缩的过程。

膜宇宙假说

第二种是膜宇宙假说,这个学说的观点首先做了一个假设,假设存在这样一个更高维度的空间,其本身独立作为一个宇宙,并且中间有很多宇宙膜。

这些宇宙膜本质上是宇宙和宇宙之间的屏障,彼此之间也并非相互区隔的,而是有着明显的相互引力作用,在特定的状况下是有可能发生撞击的,一旦撞上,也就有了宇宙大爆炸。

泡泡宇宙假说

第三种是泡泡宇宙假说,这个学说把整个宇宙模型勾勒成像泡泡一样的存在,我们现在所在的只是其中的一个。

就在我们的附近还有很多其他的泡泡,每一个都有自己独特的结构和形态,不过这些泡泡也不是完全分散开的,它们根本上是统一在元宇宙当中的,所谓元宇宙就是不会消亡的,始终存在的,只有泡泡会在其中不断产生和消失,而其生成的动力根本就在元宇宙。

黑洞宇宙假说

第四种是黑洞宇宙假说,我们都知道黑洞是天体发展的晚期形态,比如像太阳这样的恒星,等到聚变反应已经无法继续的时候,它的内部会因为无法支撑引力的作用而开始发生坍塌,最后导致密度越来越大。

如果恒星原本的体积就足够大,那么它本身所产生的吸引力就会超过所有的天体,也就变成了黑洞。

一般来说,要判断一个天体是不是已经成了黑洞,最直接的依据就是比较其本身的半径和史瓦西半径的大小。

只有当前者小于后者的时候,我们才能说一个天体成了黑洞,而如果我们把可观测宇宙的史瓦西半径与它本身半径进行对比就会发现,二者的数值是非常接近的。

也就是说宇宙其实本身就是一个黑洞,我们生活在其中的时空就是以黑洞的形式存在着,而其膨胀就是因为黑洞的巨大质量所产生的吸引力持续地吸入各种物质和能量。

高维度宇宙投影假说

第五种是高维度宇宙投影假说,这个学说认为我们的宇宙也许并非独立存在,而是某个更高维度宇宙的投影。

从理论上说,一个三维的存在在二维空间中投影的结果是有一个完整过程的,最初只是一个原点,然后就是平面上的圆形。

随着投影的面积越来越大,平面的圆所占的面积也在不断增加,其直径会不断靠近三维的直径,然后又慢慢缩小,直到最后回到最初的原点。

而如果一开始的高维存在就是四维的,那投影的结果就是三维的,也就是所谓宇宙大爆炸学说当中的奇点,这个点和二维投影中的结果相比,也就多了一个维度。

而我们所说的不断向外膨胀和扩张,其实也就是这个投影慢慢变大的过程,当整个投影进入后半期的时候,投影又开始变小,也就是宇宙的收缩了。

结语

当然,上述这些理论都是科学家们根据某些联系做出的构想,它本身就有很多想象的成分,毕竟讨论的是宇宙诞生之前的存在。

有的研究者甚至猜想,太阳系当中能够提供光热的除了恒星之外,可能还有其他一些天体,虽然在目前看来似乎没有的类似的发现,但是也为新的宇宙模型提供了思路。

随着观测技术和研究水平的提升,未来也许能够证实其中一个理论的真实性,又或者是将这些理论中的几个进行融合,提出更有解释力的模型。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rc/747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