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疗白癜风一般多少钱 https://mjbk.familydoctor.com.cn/bjbdfyy_ks4611/
教学目标:
1.认识“窝、孤”等9个生字和子字旁、倒八2个偏旁,读准多音字“只、种、乐”的字音;会写“单、居”等6个字。
2.通过联系上文,了解“孤单、邻居”等词语的意思,积累“从前、叽叽喳喳、安安静静”等词语。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准“一”的变调。通过想象画面、体会心理朗读好课文,感受语言的节奏,知道有朋友就有快乐。
第一课时课时目标:
1.认识“窝、孤”等9个生字和子字旁、倒八2个偏旁,读准多音字“只、种、乐”的字音,会写“单、居”等6个字。2.朗读课文,读通顺、读流畅,整体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结合图片,谈话导入。师:(课件出示喜鹊图)同学们认识这只鸟吗?(认识。)它叫什么名字?(喜鹊。)喜鹊喜欢住在哪儿呢?(课件出示喜鹊窝)看,喜鹊把窝搭建在高高的树上。这节课,我们就来读读树和喜鹊的故事。2.板书课题,理解课题,学生自主提问。预设:树和喜鹊之间会发生什么事?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1.学生自读课文,圈出课后生字并多读几遍,同桌之间互查互纠。“窝”的读音要清爽,嘴形不要发生变化;“邻”是前鼻音,不要受部件后鼻音“令”的影响;“呼”的读音是“hū”,在“招呼”一词中要读轻声;“静”是后鼻音。2.分组交流自己的识字方法,再全班交流总结,教师适时指导。(1)读准多音字的字音。(2)认识子字旁、倒八。孤:子字旁(孑),可组词“孤单、孤独”。单:倒八(),可组词“单独、单一”。(3)识记字形。①加一加识记。子+瓜=孤令+阝=邻扌+召=招口+乎=呼尸+古=居②比一比识记。③创编字谜识记◇手挨着刀口—招◇有火便闪烁—乐④利用图片、生活经验理解字义:引导学生观察第一幅插图,找到鸟窝,再让学生扩词,想想还有哪些窝,如蜂窝、蚁窝等,从而理解“窝”是指禽兽或其他动物的巢穴;“招、呼”二字可以联系生活实际,回忆父母或自己和熟人打招呼的样子,了解“招呼”一词的意思。3.巩固本课生字。(1)读儿歌,读准加色的字。(2)用本课生字与熟字组成常用词,读一读。4.朗读课文。(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正确、读通顺、读流利。(2)指导。①分自然段指名朗读,提示其他学生认真听,并在读错的生字下面点上圆点。②指名朗读后,学生就读错的字、句进行评议和纠正,然后自由读、齐读该自然段。三、指导书写,巩固提升1.(课件出示6个会写字的动漫笔顺)学生边看边书空。2.教师讲解书写要领。单中间的竖要又直又正,写在竖中线上,最后一横要长。居“尸”上部要小,撇要长;“古”的首横右端要伸出“尸”外。招“刀”的撇穿过田字格中心,“口”略扁,比提手旁略高。呼口字旁的短横写在横中线上;右部的横穿插到“口”下。快右部撇为竖撇,上段宜直,与捺对称,捺要舒展。乐竖钩的竖段在竖中线上,位置要放正;下面两点左右对称。3.教师范写后,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个别辅导。4.教师投影评议学生的书写作品,表扬书写进步的学生。5.鼓励学生用会写字和熟字组成常用词,读读写写。四、整体感知,作业设计1.(播放课文朗读音频)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边听边想:课文主要讲了些什么?2.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想象画面,进一步了解课文内容。课件出示填空:课文写了树和喜鹊由单个变成,由孤单变得的故事。3.教师适当总结本课时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交流收获。(1)自由交流识字、写字的好方法。(2)同桌合作,用本课的多音字组词、说句子,巩固多音字的读音。4.完成本课对应训练。第二课时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一”的变调;学习联系上文理解词语的意思。2.通过想象画面、体会心理朗读好课文,感受语言的节奏,知道有朋友就有快乐。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1.听写词语,同桌互查互纠。单一单个居住居中招呼招手呼叫快乐飞快2.指名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二、品读词句,交流理解1.图文结合学习第1、2自然段,感受“孤单”,理解“孤单”。(1)学生自由读第1自然段,圈一圈带数量词的短语,说说自己的感受。学生交流后教师出示:一棵树一个鸟窝一只喜鹊。①学生自由读,读准“一”的变调。②(出示第一幅插图)教师范读,学生看图想象,体会“一棵树”“一只喜鹊”给人的感觉。③教师板画“一棵树、一个鸟窝、一只喜鹊”,引导学生了解:一棵树,树很孤单;一只喜鹊,喜鹊很孤单。(2)学生边读边想:本段中还有哪个词语让我们感受到了树和喜鹊的孤单?(只有。)(3)(出示句子)学生对比朗读,感受无人陪伴的孤单。·从前,这里只有一棵树,树上只有一个鸟窝,鸟窝里只有一只喜鹊。·从前,这里有一棵树,树上有一个鸟窝,鸟窝里有一只喜鹊。(4)学习结合上文理解词语意思。①问:根据课文,你能猜猜“孤单”是什么意思吗?(只有一个,没有其他。)②追问:“只有一棵”“只有一个”“只有一只”,没有其他的,树和喜鹊会感到怎样?(没意思,不快乐。)“孤单”除了“只有一个,没有其他”这个意思,还应有什么意思?(还应有“没意思”“不快乐”的意思。)③创设情境:你独自在家时是什么感受?小结:“孤单”是没有朋友陪伴而感到寂寞的意思。联系上文和生活实际就能了解到“孤单”的意思,可见联系上文和生活实际是理解词语意思的好方法。(5)巩固“也”的运用。(6)想象画面,体会心理,师生互说,读好第2自然段。(7)自由读、同桌合作读第1、2自然段,读出树和喜鹊的孤单之情。2.图文结合学习第3~6自然段,感受“快乐”,理解“快乐”。(1)学生自由读第3~6自然段,同桌互读、男女生合作读。(2)思考:树很孤单,喜鹊也很孤单,那么怎么让它们快乐起来呢?你们有什么好办法?(3)(出示第二幅插图)教师引导学生想象说话。①教师创设情境:快看,好多好多树长起来了,好多好多喜鹊飞来了,现在,这里好热闹呀!②教师引导说话。A.原来,这里只有一棵树,现在变成(许多许多树)。(提示:“许多许多树”还可以说成“一棵棵树”)B.这些树长得怎么样?能用四个字的词语说一说吗?(又粗又壮、又绿又高、又绿又大。)C.用上面的词语把句子说完整:(出示句子)一棵棵树(),争着让喜鹊来做窝呢。D.一棵棵树还会做这些动作:(出示句子)起风了,它们在风中()来()去。(晃来晃去、摇来摇去。)E.引导学生把句子说得更生动:(出示句子)一棵棵树(),在风中(),争着让喜鹊来做窝呢。(4)除了看到一棵棵树,你还看到了什么?(一只只喜鹊。)它们在树林里干什么呢?它们的心情怎样?它们会说些什么呢?学生自由交流。(5)联系上文,理解“邻居”的意思。由“一棵树”到“好多好多树”,由“一个鸟窝”到“许多鸟窝”,由“一只喜鹊”到“许多只喜鹊”,树和喜鹊都有了同类的陪伴,从而让学生明白,“邻居”的本义是“住家接近的人或人家”,再结合生活经验,让学生说说自己的邻居。(6)展开想象说话,感受快乐,有感情地朗读。①喜鹊们有了这么多伙伴,它们会一起干什么呢?(学生自由交流)②教师引导学生用下面的句式说一说。每天天一亮,它们一起();天黑了,它们一起()。③创设情境:假如你化身喜鹊进入这个热闹的场景中,天亮时互相打招呼,天黑时聊一天的收获,你会有怎样的感受?④教师小结,指导朗读。A.一起欢叫着飞出去,一起欢叫着飞回来,这种感觉就叫“快乐”!美美地读一读这个词语。B.快乐的感觉还可以说成AABB式词语——快快乐乐、高高兴兴、开开心心。(7)指导学生开开心心地带着动作和表情读第3~6自然段。(8)讨论:树和喜鹊前后有什么变化?为什么?学生独立思考,然后交流汇报,口头填空。(9)句式练习:把下面每组中的两句话连成一句话。(巩固“也”字的用法)①树有了邻居。喜鹊有了邻居。→树有了邻居,喜鹊也有了邻居。②树很快乐。喜鹊很快乐。→树很快乐,喜鹊也很快乐。(10)教师指名读,全班齐读,边读边体会树与喜鹊的心理变化,体会有朋友才会快乐的道理。3.同桌合作,有感情地朗读全文。三、课堂回顾,作业设计1.教师小结,学生读一读、记一记课后第二题的词语。2.完成本课对应训练。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初步让学生学习联系上文理解词语的意思。本课一个新的知识点是联系上文理解“孤单”的意思。“孤单”的意思是和课文第1自然段的内容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为只有一棵树、一个鸟窝、一只喜鹊,才会显得孤单,所以我先让学生找出第1自然段中的数量短语,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然后抓住“只有”,让学生感知“只有”强调数量非常少,进而引导因为只有一个,所以让喜鹊和树都觉得很孤单。将两个关键词语放在一起理解,然后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朗读指导,这样将理解、朗读相结合,对学生的语言发展能力很有帮助。2.初步让学生运用抓住关键字词的方法找中心点。课文的最后一个画面揭示了课文的中心主旨:有朋友才会有快乐。我让学生在朗读课文的基础上展开想象说话,感受树和喜鹊因为“一起”飞出去,“一起”飞回窝里而感到快乐,然后通过句式练习,体会“也”字的用法,同时将整篇课文串联起来,进一步感受树和喜鹊情感的变化,体会有朋友才会有快乐的道理。全册无水印精品课件教案资料分享,需要可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