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市场不难发现,今年液晶大屏已经取代激光成为市场的竞争焦点。早在几年前,激光电视与液晶电视的交手就悄然开启,年,中国彩电市场平均尺寸将增加至53.1英寸,其中65/75/85英寸代表的大尺寸电视,将有望撑起彩电需求的三分之一天下。赛道刚开始时,业界内认为激光与液晶电视分庭抗礼,但随着今年电商活动开展以来的数据表示,激光电视市场势力颓势尽显。
激光电视的亮度比普通投影高上不少,与同尺寸液晶电视相比还有一定距离。激光电视脱胎于投影技术,通过反射式超短焦投影机搭配幕布打造的智能电视观影系统。对投影机成像系统而言,影响最大的就是环境光,如果环境光非常亮,投影机的成像就会受到影响。同理,如果激光电视的观影环境复杂,光线较强,那么激光电视带来的效果将会受到影响。此外,激光电视在色彩、饱和度、清晰度、对比度以及可视角度等都存在弊端。此外,激光电视体验效果需要搭配幕布才能实现,而抗光幕布又是一笔开支。
目前,市面上品牌幕布的售价基本都在元以上。相比较液晶电视一步到位,市场和消费者在这次双十一已经给出了答案。在不久前各大显屏企业发布的年双十一数据中,一些品牌推出的98英寸级的液晶电视成为了热款产品。在同样是大屏的情况下,消费者更倾向于选择观看效果更好,沉浸感十足的电视。在新出的奥维全渠道总数据中,年6-10月累计,百寸液晶电视出货量是激光电视的2倍多。液晶电视大屏将真正走上普及的快车道。
而在大屏技术高端化这个维度上,今年国内彩电市场在高端显示技术的选择上出现多种中高端技术“并存”的局面,会更加的多元化。包括8K、OLED、大尺寸激光电视、MiniLED电视等新兴技术都将是众彩电厂商打响“升级变革战”最为重要的“助推器”。根据洛图科技(RUNTO)发布的《中国大陆激光投影市场分析季度报告》显示,年一季度中国大陆激光电视市场共出货4.7万台。相对万台的我国电视市场、2亿+的全球市场,这个体量确实只是“沧海一粟”。虽然激光电视屏幕可以做到很大,但画质才是一台电视的硬性指标。而在液晶大屏化过程中,激光电视实质上是作为一个过渡性显示技术而存在,早已经不具备优势,市场份额也逐年走低。
目前,大尺寸依然是彩电行业发展趋势,也是驱动彩电更新换代的动力之一。据奥维云网对外发布的《年10月家电市场总结》显示,彩电大屏化进程明显,65寸已成为彩电市场主流屏幕尺寸。高端大屏电视市场销量增长明显。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技术实力已成为企业能否前进的关键。若不想被行业淘汰,必须淘汰过时的方式,紧跟时代步伐。受原材料价格上涨以及产品结构升级的影响,电视机市场由“价格战”实现了向“价值战”的转变。
目前,整体彩电行业都处于转型期,显示技术是彩电企业改革的重点。比如三星、TCL、华为、索尼、等彩电厂商已经推出了更适合于大屏的MiniLED电视,MiniLED电视相比较现阶段的显示技术解决方案,具有更好的显示效果和更高的性能。年MiniLED电视市场规模虽然还不大,但无疑它已经成为电视行业的发展趋势之一。
MiniLED既有技术进步、画质提升的空间,相比OLED、量子点以及激光等显示技术,MiniLED在售价上也有优势。随着制造商继续改进制程技术和良率,MiniLED背光显示器的成本会随之下调,到年,MiniLED背光显示器的成本有望低于OLED显示器,随着成本下降,Mini背光有望大比例替代现有的LED背光,成为大尺寸液晶背光显示方案的主流选择,而这一选择也再次印证激光电视萧条之势。
在现代信息社会中,根据各项数据显示,增速最快的均是60英寸及以上的尺寸。“电视越大,看起来越舒服”还有一个必要的前提条件——显示技术的提升。大屏电视拉锯战已经拉开帷幕,谁都不能独善其身,只有被用户认可,读懂消费者,才能抢占市场“高地”。如此看来,无论是电视行业还是显示领域都会迎来一次新老交替大洗牌,QD-MiniLED已然是未来的大屏主流显示技术,未来又会给整个行业带来怎样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