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委说评审全国第三届书法临帖展评委学术

4月1日,全国第三届书法临帖作品展(以下简称“第三届临帖展”)在京开幕,展出位作者的件临、创作品。《书法报》特邀部分参与此展评审的评委和学术·媒体观察员谈评审感受以及对此展的思考,今作刊出。

——编者

评委说

临帖展的意义

■冯宝麟

临帖展跟其他展览相比较,承载了更丰富的展览信息,我们能够从临、创作品的对照展示中,了解作者的传统功力——也就是深入传统、认识经典的程度,并藉以了解作者作品风格的来龙去脉以及他将传统经典中的有益元素转化为个性风格语言的能力。而在这样的考察过程中,能够发现作者所遵循的艺术传承机制,既有有益的借鉴,又能发现潜在的问题。

临帖,是让一个人的“自然书写”进入“文化书写”的捷径,也就是说,通过临帖,学书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传统经典所蕴藏的文化内涵,进而赋予自己的书写以文化属性,这是一个人以传统文化“重塑自我”的过程。

中国书协主办的第三届临帖展是在各省临帖展的基础上进行的,在此之前,各省都先行组织了省级的临帖展。通过这种不同层级的组织发动,对广大书法爱好者特别是青年书法家来说,是一种正向的引导,旨在倡导一种尊重传统、深入经典、礼敬先贤的良好风尚。

朱善州第三届临帖展入展作品

临王羲之尺牍

学书有方下笔有由

——第三届临帖展评审有感

■虞晓勇

第三届临帖展是中国书协为发掘传统笔墨精髓,推动当代书法创作而举办的单项展。本次展览,投稿者须同时提交临摹与创作两件作品,二者互为印证,检验学书者对于传统笔墨的理解与内化能力。在初审环节,我担任楷书组评委。在国展序列中,楷书的投稿数量往往不如行草书,而其水准却能反映学书者对于今体书流派、技法的认知与掌握程度。评审虽以书体分组,但从整体性而言,书体之间都具有密切的关联,从不同角度体现学书者的技法素养。此次楷书组投稿有以下两个特点:

其一,从取法上看,本展对楷书发展史上的主要风格流派均有所涉及,其中魏碑、“锺王”、智永、欧阳通、颜真卿的楷书是主要临摹对象,此外诸如晋人写经、“二爨”、张即之中楷、倪瓒小楷等别具艺术趣味的经典也受到了一定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zn/683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