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女子公寓内遇害,嫌犯却不认罪,十六年

本篇内容为虚构故事,如有雷同实属巧合。

聒噪的虫鸣,遥远的狗吠和刚刚响起的电话铃声,将这寂静的夜轻轻骚动了一下。

电话响了三声后,刘秉文将听筒拿了起来:“你好,这里是刑侦大队。”

刘秉文是一名刑警,虽然三天后他便要脱下这身警服,加入捧着茶杯在路边下棋或打着伞在河边钓鱼的队列中去了。

新上任的刑侦队长自费在青石市最大的饭店订了一桌席,给这位为刑侦工作奉献了一生的老警察送别。

电话那头传来了一个中年女人的声音:“你还记得十六年前白鱼公寓的杀人案嘛?”

十六年,那是一段多长的岁月。

它足以让少年变成中年,让中年步入老年;它足以让平楼变成高厦,让高厦夷为平地;它也足以治愈任何伤口,也足以遗忘任何往昔。

刘秉文每年都要接触那么多案子,三年前的案子他都未必记得,何况是十六年前。

但刘秉文偏偏记得这起本该忘记的,十六年前的凶杀案。

因为那起凶杀案的嫌疑人至今还未认罪,即使证据确凿,即使翻案的希望渺茫,即使认罪就能减刑,可他仍然不肯认罪。

如今,那位桀骜不驯、目光炯炯有神的青年,已是一位秃顶、干瘦、眼神呆滞的中年人。

曾经的凶案现场,那栋白鱼公寓也早就被拆了,那片地最近新铺了石油沥青,成为了青石百货商店的停车场。

他的家人们更是早已放弃了四处奔走为他伸冤,可他为何还是不肯认罪?

当年侦办此案的人,只剩下刘秉文自己还留在青石市公安局,若是自己退休了,恐怕就没人记得这起案子了吧,或许这就是这通电话恰好在自己退休前三天打来的原因。

夏已深了,夏天的风物诗已不剩什么可以赞美,夜更深,周遭的灯火也不剩了几盏。

之所以留到这么晚,是因为刘秉文舍不得这张用旧报纸和透明塑料布当桌布的木桌,舍不得这把转不动的旋转椅,舍不得染上了墨水渍的茶杯还有那厚厚的一摞卷宗。

可若是他没有留到这么晚,恐怕也接不到这通电话,想不起那位倔强的嫌疑人。

“我还记得。”刘秉文回答道,他不说太多,而是等待着对方的下文。

“他不是凶手,你们抓错人了。”

“你这样说是有什么依据吗?”刘秉文几乎断定对方一定是有所依据,所以才会说得言之凿凿。

他也想过,若不是真的被冤枉了,那家伙又怎会如此执着地不认罪呢?

刘秉文也曾花费过大量时间搜寻证据与疑点,但找不到任何能帮助对方翻案的线索。

“这起案件的卷宗你还能找到吗?”女人问道。

“你稍等,先别挂断电话,我去找一下。”刘秉文将电话轻轻倒扣在桌子上,起身冲向了档案室。

十分钟后,他捧着一个文件夹,气喘吁吁地坐回了办公桌:“你还在吗?”

“在告诉你我这样说的依据前,你先回忆一下这起案件吧。”女人说完这句后便不再说话了。

刘秉文打开文件夹,拿起夹在最前面的三份笔录看了起来,他的记忆被那些泛黄的纸张拽回了十六年前。

第一份笔录

询问时间:年10月23日13时28分至年10月23日15时09分

询问人姓名:刘秉文

被询问人姓名:李成江

性别:男

出生日期:年1月11日

问:我是青石市公安局刑侦大队的民警,现依法向你询问有关问题,希望你如实回答,对于和案件无关的问题,你有拒绝回答的权利,你清楚了吗?”

答:“我清楚了。”

问:“你与被害人是什么关系?”

答:“我是她的房东,房子租给她已有半年多了。”

问:“你了解被害人的工作及作息时间吗?”

答:“我只知道她是个设计师,但出门工作的时间并不多,大部分时间都在家里待着。因为我住在她隔壁,她屋里的灯大多时候是亮着的。”

问:“说说你发现尸体那天的情形。”

答:“22号那天是每个月的交租日,我下班的时候看见她屋子里灯亮着,便知她在家。

“我回房间脱下西装,换上便装,准备好了账本和发票,和我老婆说了一声后正要出门,就听到了隔壁传来的尖叫声,我很确定那声音来自我的租客。

“当我推开门时,正好看到一个男人从隔壁房间冲了出来,他穿着一套黑色运动装,从背影能看出来是个年轻人。隔壁房门大敞着,我往里面瞥了眼,就看见她倒在血泊之中。

“随后我进屋探了探她的鼻息,然后帮忙叫了救护车,也通知了警察,我离开那里的时候还踩到了一个贝壳。”

问:“如何从背影判断出是一个年轻人的?”

答:“他身手比较矫捷,头发还染成了显眼的绿色。对了,那人身高得有一米八五往上,头发都快有门框高了。

问:“被害人的人际关系你了解吗?”

答:“她好像是个有钱人家的千金,和家里闹了什么别扭才搬出来的,具体闹了什么别扭我没问,这不是我该关心的事。

“我只关心她是不是个按时交租的房客。至于她有没有什么别的仇人,我就不清楚了。”

问:“听到尖叫声后你立刻就出门了吗?你确定被害者房间内除了跑出去那位男子再无其他人了吗?”

答:“我立刻就出门了。我也确定房间里没有其他人。那人跑掉后,我一直在她的房间里待着,直到救护车赶到。”

问:“你还有其它关于受害者的信息要补充的吗?”

答:“我想知道这案子会不会大肆宣扬,我可不想我的房子变成凶宅。”

第二份笔录

询问时间:年10月24日10时14分至年10月24日11时56分

询问人姓名:刘秉文

被询问人姓名:林书明

性别:男

出生日期:年4月1日

问:“你与被害人是什么关系?”

答:“我们曾经交往过。发生这样的事真令人遗憾。”

问:“你和被害人分手多久了?原因是什么?”

答:“这件事和案件有关吗?我必须回答吗?”

问:“你可以不必回答。不过作案动机调查是帮助破案的很重要的一项调查,如果你希望自己的嫌疑尽快被排除、案件尽快侦破的话,最好配合我们的工作。”

答:“我和她是95天之前分手的,分手是因为我们俩的门第不合适。”

问:“可以说得具体一点吗?”

答:“她父亲是‘组手’的董事长,母亲是大学教授,而我的父亲是无业游民,母亲是纺织厂的女工。”

问:“分手之后你们有再见面或通话过吗?”

答:“分手后就没有联系了。”

问:“10月22日这一天你在哪里,做了些什么?如果可以的话,请你说得详细一点,如果有人可以证明你的行踪,请将那人的具体信息也告诉我。”

答:“周五我一般会起得晚一些,我一周只有这一天假期,22日那天也不例外。十点左右起床后,在家里待到了下午三点半,这一点我父亲可以作证。

“随后我出门坐路公交到青石山站,在青石山半山腰的亭子里待了会儿,欣赏了一下漫山红叶。天暗下来后,我约朋友去‘万德酒楼’吃了顿饭,我到万德的时候差五分钟就六点整了。

“哦对了,我那个朋友叫陈斌,六点至九点我都和他在一起,吃完饭我们又去打了一个小时台球,这是我心情抑郁时的固定活动。九点半我回了家,十点左右回到卧室休息。”

问:“也就是说案件发生的六点半,有人能证明你不在案发现场,这一点我们之后会和陈斌以及万德酒店的工作人员确认的。你知道被害人在生活或工作上有什么关系不和谐的人吗?”

答:“没有,这一点我很清楚,她的性格温柔,不太会得罪别人。有没有可能是入室抢劫之类的?”

问:“关于案件的其它信息我不太方便透露。如果你想到与案件或被害人有关的信息,多细微的小事都可以,请联系我。”

第三份笔录

询问时间:年10月25日17时34分至年10月25日19时36分

询问人姓名:刘秉文

被询问人姓名:吴凯飞

性别:男

出生日期:年2月19日

问:“你与被害人是什么关系?”

答:“我不认识她。”

问:“不认识为什么会出现在被害人的房间?”

答:“我住在对面公寓,那天我从她窗帘上的人影看到有个人正在对她行凶,那是个比她高了一头的男人的影子,他手里还握着一把刀。

“我是个正义感很强的男人,看到这一幕实在无法坐视不管,就跑到了她的房间。”

问:“那你跑什么?”

答:“我冲进去后看到一个人影在面前一闪而过,我就追了出去,可那人转眼就没了踪迹,我没追上。”

问:“那是你第一次进入被害者的房间吗?”

答:“是的。”

问:“那掉在地上那把水果刀上为什么会有你的指纹?不只这样,桌子上的水杯,卧室的门把手,很多地方都检测出了你的指纹。”

答:“这不可能,这一定是搞错了。不过我前段时间是丢了一个水杯,还有些杂物,我当时还以为是自己弄丢的,现在看来完全有可能是有人预谋陷害我。”

问:“什么时候丢的?你报案了吗?”

答:“就前不久,一个多月以前吧。没报案,又不值钱,怎么会有小偷专程为了偷这些东西来我家跑一趟。”

问:“丢的东西里有刀吗?”

答:“没有。”

问:“你追丢那个人影后,报警了吗?”

答:“没有。”

问:“为什么没有报警?”

答:“因为我不喜欢和警察打交道。”

问:“你租的那间公寓,月租金要两千以上吧。据我所知,你已经半年没工作了,为什么要特意从家里搬出来,搬到公寓去住?这笔钱又是从哪里来的?”

答:“邻居装修太吵了,所以我才搬出来的,钱是我以前攒的。”

问:“哪个邻居装修,那位邻居的名字叫什么?”

答:“我不知道是哪个邻居,楼上楼下左邻或右舍,总归是有人在装修的。”

问:“你最近过得好像很不错,经常出入夜总会,你今天穿的这套衣服也是奢侈品牌吧。既然你以前会把钱攒起来,最近为什么突然变得大手大脚了?”

答:“我最近心情好,这和这案子有关吗?”

问:“被害人三个月前曾遭遇了一起抢劫,被抢走了八百块现金和一条金项链还有一块爱彼手表,犯人现在还未落网。最近好像你恰巧卖了一条金项链和一块爱彼手表,这是巧合吗?”

答:“我没卖过,你搞错了吧。”

问:“我拿着你的照片给金铺和表店老板确认过了,毕竟把头发染成绿色的人并不多见,我想他们应该没有记错。不然我把他们叫过来和你当面对质?”

答:“不用了,我记错了,确实卖过,是我一个亲戚委托我帮忙卖掉的,没想到那竟然会是赃物。”

问:“哪个亲戚?名字是什么?”

答:“叫什么来着,我一时有些想不起来,是我母亲那边的亲戚,我应该叫表哥,比我大几岁,姓什么来着。”

问:“这么不熟的人为什么要来托你办事?没关系,你慢慢想。还有一件事,你一年前在监狱里服刑了两年是吧,当初是因为什么事被判的刑?”

答:“故意伤害罪。”

问:“你家暴了和你同居的女友,那一次她被打到左耳失聪,鼻中隔血肿,左手粉碎性骨折,你对女人下手可真够狠的。

“但她并没打算报警,因为她对你的暴力行为已经习以为常了,是她的闺蜜帮她报的警,让你进去待了两年,而那位闺蜜正是这起杀人案的受害者。你不觉得这有点太巧了吗?”

答:“我不知道,我知道是她闺蜜报的警,但我没见过那女人。”

问:“我劝你坦白从宽,嘴硬的人我见过太多了,但不管多硬的嘴在这里也会被撬开,你要知道,自己说和被我们查出来的性质是不一样的。

答:“警察同志,我明白了,我被陷害了,这是一个陷阱,我中计了!”

观看本章后续内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ys/47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