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电视机的好搭档卫星锅为什么慢慢消

21世纪初,漫步中国农村,我们总会看到商店卖这样的东西,一个类似缩小版雷达的东西,是那时候人们安家必备的。走到顶楼,看到这种缩小雷达密密麻麻地布置在民宅的天台上。这个叫卫星锅,在农村分布很普遍,是液晶电视出现前,大头电视的最佳搭档。

电视的最佳拍档

上世纪80年代,我国刚刚改革开放,电视在当时并不普遍,所以家里有了电视的人,都是有头有脸的存在。听老人说,那时候的人们,都是成群结队去看电视的。有的人将电视搬到了自己经营的商店,一大群人排排坐地看电视剧、聊天,其乐融融。

随着科技的发展,电视成为了我们都能买得起的商品,而后又出现了遥控器。那时,抢遥控器还是一个家庭避免不了的骂战,夫妇会因为同时期要看同一个频道吵架,或许孩子还会加入,大叫:我想看动画片。那时上学的孩子,为了看电视跟父母斗智斗勇,听到父母的脚步声,马上关掉。还拿湿布给电视降温,这样可以毁灭证据。

那时候人们最讨厌的,就是看着看着电视,突然出现雪花,整个画面模糊。这还不算严重,更严重的还有瞬间关机。这时,就要找办法解决了,最实用的,就是拍一拍。拍一拍还不行,人们就会用到卫星锅。

卫星锅的原理,就是通过收集能量,汇聚到中部一个信号喇叭上,然后降频传输到到电视里面,满足那时大部分的需求。不仅能恢复画面的流畅,还可以收到看不到的电视频道。

就某个特别行政区人们来说,由于电台的限制,收看内地的体育频道要收费,于是他们买来卫星锅,轻轻松松收集到来自对岸广东的体育频道。东北地区,安上卫星锅,就能看到凤凰卫视,还能看到BBC、CNN。

卫星锅简单操作,它放在民居一个较为空旷的地方,接好相关的线路,朝向西南边。人们坐在电视前,就能马上收到效果了。城市高楼林立,信号接收不及时,农村农田多,少高楼,相对空旷,所以卫星锅在中国农村很常见。卫星锅,是一代人的独特记忆。

现在我们多用机顶盒,村村有线,政策进入乡村。但我们还是看到很多卫星锅。有些偏远农村,有线线路根本接收不到,还是要用到它,可见卫星锅是多么重要!

卫星锅被淘汰

我们现在再去看看农村的商店,基本找不到卫星锅的踪影了。这是为什么呢?原来,这是国家为了我们的安全着想,下令禁止的。卫星锅,其实是埋伏在家中的定时炸弹。

首先,我们看一下卫星锅的结构,它的组成就是几个金属加一个像加大版的碟子,很轻。而人们放置它的地方,在天台,或者院子。这种结构简单的东西,很难抵挡风吹雨淋的。万一大风刮过来,卫星锅就容易掉下去,如果没砸到人还好说,砸到人都不知道怎么办了。

其次,我们在上文提到,卫星锅的工作原理,是收集能量。这种能量除了电台的频率,还会包括雷暴。放在天台的卫星锅,搞不好还是一个导电体,打雷的时候,好巧不巧就光顾你家了,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有关电子的产品,多多少少带有辐射的,何况是收集能量的卫星锅呢?我们都知道,过量的辐射对人体有害,辐射不能避免,我们只能削减它的影响。而大辐射电器卫星锅,我们不能留在家了。

还有一个原因,卫星锅能接收到国内不允许的频道,那些频道有意无意向未成年宣传荼毒信息,很容易毒害下一代,为了给下一代提供一个安全的成长环境,国家很早就反对家里安装卫星锅。

卫星锅还存在的原因

我国目前的消费结构并不平衡,一些偏远山区的家庭收入并不多。而买电视机,还要买机顶盒、电线……再配上套餐的开销,真的是十分困难。况且买回来的机顶盒,里面的电视频道,又要另外花钱买,不花钱,就看不了想看的频道。层层加价,可能还不如买一个卫星锅呢?省下多大一笔钱啊!

卫星锅便宜好用,小小身材就能接收到频道,还不用收额外维护费用,还接收到国内接收不到的频道。

与此同时,还有很多老一辈是卫星锅陪伴着他们,卫星锅的情怀深,子女说要换一个更加先进的,更加好用的,他们都不听。但是,卫星锅近几年已经显著减少了,得益于科技的革新、政策的推动。

结语:随着科技逐渐发展,国家助力推动社会消费结构的转型升级,越来越多的人消费得起高科技商品。像适合各个年龄使用的智能手机,物美价廉;液晶电视,带给消费者极致的享受;购物平台上的补贴,让中低收入家庭不再光顾无牌无证企业,买得起品牌电子产品。

生活质量显著提高;科技产品不断更新换代,价格不再望尘莫及,电视盒子、智能投影仪等走进千家万户,足不出户就能体验到电影院的感觉。卫星锅作为过去的产物,正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rc/794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