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锋侧锋之争不知起于何时,最早的文字记载出在明朝,丰坊在《书决》中说,“古人作篆、分、真、行、草书,用笔无二,必以正锋为主,间用侧锋取妍。”王世贞他在《艺苑卮言》中这么说,“正锋偏(侧)锋之说古本无之,近来专欲功祝京兆,故借此为谈耳。”
那么什么是中锋,什么是侧锋呢?
对中锋的解读,来源于蔡邕的“令笔心常在点画中行”。也就是说,中锋就是笔心所留下的痕迹居于笔画的正中,所以中锋一般也叫正锋。是不是中锋并不能仅以笔杆是否垂直于纸面来判断,顺锋中锋和逆锋中锋时笔杆都不垂直于纸面。
侧锋的定义就各不相同了,有一种说法把顺锋中锋说成是侧锋,一般用在笔画的起笔位置。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首先起笔的由细渐粗,并不是笔尖的投影。这个在我以前的文章里有过解释,这里就不做重点了。
还有一种,就是与中锋相对的。笔心的轨迹偏侧于笔画的一侧边沿,所以也叫偏锋。这是普遍认可的一种说法。
还有一种,就是黄简老师所说,副毫着纸形成墨迹,被叫成侧锋用笔。我们今天的毛笔由笔心外披副毫构成,有的毛笔副毫比笔心的长度要短一点。只有笔心在运行,没有副毫的参与,这样的方法被叫成中锋,所留下的线条叫做中锋线条。
笔头用到一两三分笔的时候,笔锋就参与进来了。这时副毫与纸面接触,笔头弯曲,在纸上留下痕迹。为了区分笔心留下的痕迹,就叫做侧锋了。
有人会说,有的毛笔一份笔用不到副毫,可是这能代表所有吗?是不是有些笔就写不出中锋了?象鸡距笔?就算用不到副毫,笔头肯定呈现弯曲状态了。除非接近零分笔,笔尖不会倒覆。同样是毫毛,笔心的倒覆和副毫的倒覆还不一样吗?
这确实是一种新颖的解读,黄老师并用此解读了八面出锋,并在示范收尾时讲到,“收笔时要收到笔芯仍然是直的”。
不管是不是与偏锋同样的意思,这种侧锋的定义都不合理。如果用黄简老师所说的方法写中锋线条,也只能得到极细极细的线条。因为毛笔的第一特性是尖的,稍微一加粗就会使笔头弯曲,使用到副毫,按老师的说法岂不是就成了笔笔侧锋了?
笔画的粗细变化,是通过提按得到的。只用笔心,就不能运用提按获得丰富的变化,因为只要一按就会用到副毫,也就改变了中锋的性质。
这样的话,所有书法作品竟然都成了侧锋用笔了,这与“必以中锋为主”的书法是不相符的。正锋取劲,侧锋取妍。如此,则是妍多劲少了,这与古人避讳巧妍的思想也是不相符的,古人还没有哪位开山立派的大师全用或者多用取妍之法。用这种方法,是不可能齐于古人的。
全用笔芯,不使笔头侧倒,不使用副毫,这样得到的线条,只有主没有辅,怎么会呈现“笔心常在笔画中行”?怎能有“映日照之,有一缕浓墨正当其中”?
就这样,黄简老师把中锋给弄没了,因为,他所说的这些都是中锋的词。正是有了副毫的参与,才能有有主有辅,主心以外还有衬托主心的辅助成分。中锋才有“锥画沙”,笔心的痕迹如如“锥画沙”的深沟,副毫的痕迹就是两边带起的翻沙。也只有中锋才有“印印泥”,笔心就是封泥的顶部,副毫就是稍稍下凹的两侧。
所有的中锋都会用到副毫,这样才会有“万毫齐力”的气势,也就是中锋的气势,篆籀的气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