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笔、湿笔、蘸墨、舔墨是用笔的前期准备,虽非核心技法,若不留心,会影响用笔的顺畅。
开笔,即将新毛笔的锋毫打开。新笔都有一层固毫的封胶,用温水静泡5分钟左右,待笔毫自然散开,用手指轻柔捻搓,切忌力大,免伤笔锋。让锋颖胶质脱尽,清水冲洗,用吸水巾或宣纸将水吸干即可。目前,有一种因初学者把笔不稳仅开三分之一或者一半的开笔方法,其实不妥,因为宿墨遇胶容易让笔毫脆裂,发生断毫。也不符合用笔原理,应该将笔毫完全打开。
毛笔自然放置,笔内水分散失后呈干散状态,直接蘸墨往往笔墨难以短时间融合,所以,在蘸墨前要将毛笔用清水浸湿,称之为湿笔。书案上常见放一笔洗,其实就是为湿笔准备的用具。湿笔的目的一是聚拢锋毫,让散乱的笔毫收紧,二是让笔毫柔顺,更重要是为了笔墨能够迅速融合。将笔毫完全浸入笔洗,自然提落三五下,待笔毫聚拢,用柔软的吸水巾或宣纸将水吸干,干湿程度依据用纸和字体把握确定。一般生宣纸笔要略干,熟宣纸稍湿;楷隶书笔要略干,行草书笔可稍湿。
蘸墨是一个轻浅的动作,将笔锋浸入墨池,让笔毫沾染上墨汁的过程即蘸墨。蘸墨看似简单,其实复杂,是控笔控墨能力具体的体现,往往需要长期的积累才能把握恰当。一要识笔,对不同材质笔毫的吸墨性要有所体验。二是知墨,对于工业墨汁、研墨、彩墨等亲水性能要知晓。三是识纸,一般书法用生宣,也有一些工艺性较强的洒金宣、泥金纸等诸多品种,吸墨性差异分明。四是识体,即不同的书体对于蘸墨要求不同。入门阶段只要做到不干、不洇即可,蘸墨量的多少依据书写字的大小和多少逐步把握。
蘸墨需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写一二笔就蘸墨是不好的习惯。蘸一次墨坚持写完一字或者几字,要养成笔几乎干燥之前蘸墨的习惯,保持用笔的气韵和畅。
舔墨是蘸墨之后,为了使墨汁均匀的分布于笔毫间的补充动作,古人用笔舔,现代人用砚台,都是顺毫轻捋,兼有理毫的作用,动作不宜过大和频繁。古人用笔舔还有验看墨色的用途,现代很少留意。
刮墨,是一次蘸墨太深,需要顺峰在砚池边沿将过多的墨汁挤出的动作,只要注意轻重和均匀也不难把握。曾见有书者用废宣纸吸附饱和的蘸墨,也是一法。
随着书画精品意识的增强,用笔前期准备日趋精致化,对于蘸墨等技巧的深入研究,必将促使书法的技法体系进一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