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工越来越细,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社会分工,是指社会不同部门之间和各部门内部的分工。社会分工是分工的重要形式。把社会生产分为农业、工业等大类,叫作一般分工;把农业、工业等社会生产的大类再分为重工业、轻工业、种植业、畜牧业等等,叫作特殊分工。

一般分工和特殊分工都属于社会分工。分工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在漫长的原始社会里,各氏族公社内部只有根据性别和年龄的差异,在纯生理的基础上产生的自然分工。如壮年男子外出打猎,妇女采集果实和制作食物、衣服,老年人看守住地。

是什么因素决定了一个国家的人均收入水平?亚当·斯密在年所著《国富论》中认为,是分工水平决定了个人的经验、知识与技能。分工越细,个人在专业领域的活动频率越高,积累的经验、知识和技能就越多。

具体而言,分工越细,专业领域活动频率越高,将会带来三个效果,一是熟能生巧,二是减少了工种转换时间,三是由于人的注意力集中于单一事物上,提高了工作效率,所以创造了更多财富。同时,更易于在工作方法和专业化方面有所突破,更有利于发明创造。

实际上,分工程度受到市场范围的限制,市场范围越大,分工越细,生产效率越高,创造的财富越多,由此使得市场范围进一步扩大。分工程度与市场范围,二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关系。分工和专业化程度对于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分工和专业化所产生的直接效应:

1、劳动者的职能操作种类少了,能够较快地提升生产和业务的熟练程度。

2、劳动者的职能更专一了,在不同职能操作中的切换少了,减少了切换带来的损失。

3、劳动者的职能更专一了,因此对生产工具和其他生产资料的要求也就确定了,减少了不必要的使用和消耗。

4、所有复杂的职能都因为划分而变得简单了。

5、生产过程的管理目标变得更加清晰明确。

分工和专业化所产生的间接效应

1、分工和专业化使得个体能够专注于某一个领域,个体更容易把其所拥有的资源集中于这个领域,因此催生技术创新。同时,一个领域的专业化意味着总结出某种模式,即把复杂的工作变成简单的、可重复的工作,也为引进现代化的机械设备,形成流水线作业创造了条件。

2、分工和专业化为机器化生产创造了条件,因为实施机器化生产的过程,产生了对机器设备的大量需求。生产需求机器,而生产机器则需要生产机器的机器,机器种类数量繁多,又因此而衍生出对机器生产的分工和专业化。事实上,专业化分工使得生产过程越来越抽象,不再接触底层操作,专业术语称之为迂回生产。

3、实现大机器生产,实现迂回生产,必然要求先要有初期的投资。因为先期投入是基础,有了投资才能有机器设备,而后才会有产品和服务,最后获取回报。迂回生产程度越高,投资回报期就越长。

由此可见,在当今社会条件下,促使市场范围不断扩大,分工程度越来越细化的原因是由于科技进步推动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所造成的。而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随着新一代技术革命的到来,当今社会正在以比以前更快的速度向前飞速发展,由此使得社会分工越来越细,新兴职业、新业态、新模式越来越多,职业更替的周期在缩短。统计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已经有种职业,并且还处于不断增长的趋势之中。

不仅亚当·斯密,几乎所有的经济学家都把分工看作是工业化进程不断深化、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的重要根据。他们认为,市场只不过是按照分工细化的各个产业,遵循自然逻辑进行有机协作与综合,并以自愿交易的方式,互相满足各不相同的多样性需求的交换关系的总和。

而这种按照自然分工和市场需求所形成的社会产业链,则被认为是经由市场那只神秘的“看不见的手”巧妙安排的、从而符合社会整体利益最大化要求的天然产物。

在具体的社会实践中,现代管理科学的精细化程度,远远赶不上生产和实际操作过程中的细化程度。现代化的生产条件促使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大规模生产涉及面广,场地分散,分工精细,技术要求高,许多工业产品化工程建设往往会涉及到成百、上千家企业,有的甚至牵涉到若干个国家,需要通过全球产业链来完成。

例如芯片制造,它涉及到专业有:微电子学、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电子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电子封装技术、通信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等诸多专业。

芯片产业链分为上中下游市场,上游为半导体材料及半导体设备;中游为芯片设计、晶圆制造、封装测试;下游应用领域有汽车、计算机、制造业、安防、通信、消费电子、工业、军工等方面。

再具体到半导体材料的构成,其中,大硅片占比为32.9%,气体占比为14.1%,光掩膜占比为12.6%,随后,分别为抛光液和抛光垫、光刻胶配套试剂、光刻胶、湿化学品、溅射靶材,占比分别为7.2%、6.9%、6.1%、4%和3%。

芯片设计是典型的人才和智力密集型产业,芯片设计分为逻辑、DAO和存储。在逻辑和DAO细分市场上,美国遥遥领先于其他国家,在这两大细分市场占比为67%、37%。

在半导体材料细分市场,中国台湾领先,中国台湾为全球提供了23%的半导体材料,其次是日本,占比为19%。而芯片制造的关键核心技术,还仅仅掌握在全球少数几个企业手中。光刻机被荷兰的ASML所垄断,光刻胶市场基本上被日本企业垄断,全球5大光刻胶生产厂商全部为日企,市场份额占比超过80%。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芯片制造、设计和材料涉及到诸多细分市场领域,以及众多国家和广阔的市场领域,它是全球产业链在共同合作的基础上完成的。单凭一个国家的一己之力,不可能独自完成整个芯片设计和制造的全过程。

由此可见,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社会的进步和科技创新所引发的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变革。现在,细分市场已经催生了许多行业新领域和新的职业,如心理咨询师、试睡师、物品收纳师、调饮师、食品安全管理师、服务机器人应用技术员、新媒体运营师等。

结语

展望未来,社会分工还会顺应社会发展的需求而进一步细化,将会出现更多的细分领域和细分职业。与此同时,一些不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行业及领域,则会被市场陆续淘汰,就如当前电视机已经处于被投影仪所取代的状况一样,今后各行各业都将会出现更多的细分变化。

笔者认为,中国中小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就是要沿着“专精特新”的路径向前发展,通过不断努力进取,迅速成长为诸多细分市场的龙头企业,从而解决制约我国经济发展一些领域里被“卡脖子”的问题。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jj/784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