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中科医院 http://www.yushiels.com/npxbb/npxlf/
原文标题:《插混、增程式车型遭遇上海新规:行业拐点陡现,入手还是观望?》,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现在还要不要考虑插混车型?”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里,插电式混动汽车一直都被视为“特殊”的过渡产品,享受与纯电动汽车同等新能源牌照指标的同时,又没有纯电动汽车的续航焦虑,因此,深受不少“求牌若渴”的车主青睐。
不过,最近上海的用户要开始焦虑了。最新出台的《上海市鼓励购买和使用新能源汽车实施办法》指出,从年1月1日起消费者购买或受让插电混动汽车(含增程式)不再发放专用牌照额度。换句话说,两个月之后,上海车主购买的插混汽车将无法免费获得上海绿牌。
上海“婉拒”插混汽车这一过渡产品,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将作何反应?同时,对于新能源主机厂而言,这一市场变化又会对相关车型的推进产生什么影响?
车企担忧更多城市“跟风”?
“上海是最大的插混市场之一,新政对车企销量怎么可能没影响?”聊及上海“婉拒”插混的新政,在国内一家新能源车企从事市场调研工作的余岩(化名)略显无奈地说道。目前,他所在企业每个月都有将近三成的插混车型,是销往上海市场。
一旦上海购买插混不再送绿牌,插混汽车的购置成本甚至会高于燃油汽车和纯电动汽车。毕竟,一张上海牌照指标拍卖价格,通常在10万元左右。既然都要竞买指标,车价较便宜的燃油车显然更划算。
如果用车场景大部分在市区内,部分用户甚至会忽略续航焦虑,购买仍然免费送指标、送绿牌的纯电动汽车。这意味着,上海插混车的增量市场也将不复存在。在他看来,新规对一部分新能源车企的销量影响将是空前的。
数据显示,目前上海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高达五成,与燃油汽车平分秋色。至于插混车型,在上海新能源汽车市场里表现更是亮眼:在今年的前八个月里,上海新能源汽车的上险量为14.34万辆;其中插混汽车为4.5万辆,占比超三成。
尽管这个占比仍不及年,即上海正式宣布对包括插混在内的新能源汽车“赠送”牌照的首年那么高,但在纯电技术路线大行其道的新能源汽车市场里,依旧能看出上海对全国插混销量的贡献度之高。
在车云网统计的数据中可以看到,仅今年8月份,全国插混车型销量11万辆,上海就达到了1.2万辆,占比超过一成。
不过,即将失去上海插混汽车的市场优势,还不是新能源车企最担忧的问题。
“公司最担心的,是继北京、上海之后,还会有一线甚至新一线城市跟进,取消插混的绿牌指标。如此一来,插混车型可能真的要被汽车市场淘汰了。”在余岩眼里,作为国内最大的新能源汽车消费市场,上海堪称政策风向标。
要知道,除了上海之外,目前国内其他一线城市、新一线城市,也都是插混车型消费的主力市场。根据资深汽车工程师朱玉龙的分析显示——今年前8个月,插混车型占比新能源汽车销量最高的前十个城市里,几乎都是一线、新一线城市。
与纯电动车一样,在没有限号的二、三、四线城市里,既兼顾燃油车续航优势,又能享受免费指标福利的插混车型,实际上并不吃香。因此,未来一旦有更多一线、新一线快速“跟风”上海指标新政,无异于给插混车型当头一棒。
关键是,最近一年时间里有不少自主新能源车企,都在不停加码插混车型的研发及投入。对于新能源技术路线、城市政策的变化,这些新能源车企难道就没有准备和预判吗?
车企不得不押注的插混
有一些网友也表示,为何此次上海“抛弃”插混的政策落地如此突然,以至于只给相关车企预留两个半月时间冲刺插混车型的销量?新的插混车型遭遇这个变化,是否会放缓步伐?
其实,早在年3月上海发布的《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实施计划》中,年购买插混“不赠牌”的调整,就已经赫然在列。只是,当时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主要技术路线,仍是纯电动车,普通消费者都未曾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jj/72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