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今天我们要和大家聊的话题就是呢,触屏的笔记本电脑,究竟它好不好用呢?虽然触屏手机早已经完成了手机市场的大一统,安卓手机已经被封存在了历史的长河中,但是啊,笔记本电脑这个东西,触屏化的进度似乎并不是那么顺利,早在20年前就有了触屏的笔记本了,但直到今天,触屏仍然不是主要的电脑的交互手段。那么其实理想化的触屏笔记本是非常完美的产品。
从我第一次看到surface的广告时候,我就认定插上键盘就是笔记本电脑,拔下键盘就是平板电脑,一台设备就能完成两台设备才能完成的功能,简直就是我梦想中的产品,但理想很丰满,现实是很骨感的。触屏电脑近几年的评价的两极分化非常的严重,喜欢的很喜欢,不喜欢的觉得他是一无是处。所以本期视频我们会从触屏电脑的历史,分类,形态,软硬件和优缺点来和你讲讲我自己对于触屏电脑的那些看法。
首先呢,是形态上,最经典的,最让人兴奋的形态就是二合一设备,键盘可以分离,插上是电脑,拔下就是平板了,那是b电脑。形态呢,并不是只有这么一种啊,在发展的20年中呢,除非笔记本呢,经历了很多的形态,早期你别看他样子很古老,但是有的人家呢还能度的自由翻折屏幕,到了今天都没有笔记本能这样做。
现在出名点的形态其实已经很固定了,就三种类型,第一呢,是pc平板二合一的设备,机器的核心硬件呢全部都放在屏幕这一面,键盘呢,可以拆卸拿走,键盘就和一个平板电脑差不多的。比起传统笔电呢,是清末非常多的啊。现在代表的产品呢就是surface。还有呢,华为,mtbe还有rog的换插。这种手机的优点呢是轻薄,自由度高,形太多。但是缺点就是呢,因为机器的硬件全部集成在了上半部分,所以呢空间体积受限严重,散热肯定不会很好。
那么这类型的机器呢,除了换插,别的呢都是核显机器,那么性能就是个办公本水平。换叉呢,虽然往里面呢放入了独显,性能还不错,但是呢,散热和功耗呢,因为体积的原因啊,不会那么的极致,而且这种设备的价格由于支撑度高,也要远高于同样配置的传统形态的机器,主流配置卖个一万多那是轻轻松松加上便饭。
那么第二种触屏笔记本的形态类型呢,则是翻转屏幕的笔记本呢,键盘它是不可以拆卸的,但是可能度直接翻折到屏幕的背后,虽然厚度重量呢不及二合一的设备,但我也可以把屏幕举在手中,虽然更重更厚了,但是呢也算可以接受。这个设备呢,因为能放硬件的空间变得更大了,所以呢,散热要远强于二合一设备,并且价格也会相对更低一些。
那么产品有不少,也有很多的独显机器,就是惠普的x系列,联想u系列的一些产品,还有rog的换13这类产品啊,价格没有二合一那么高啊,性能还要更强一些。就是呢,体积重量啊,其实还是个轻薄本的水平,并不是平板电脑的。
那么第三种触屏笔记本的形态呢?虽然我个人觉得体验真的非常一般,但确实现在最主流的触屏笔记本的形态就是呢,没有形态和传统的笔记本电脑是一模一样的,最多也就能完成度的开合角度,说白了就是把传统笔记本的屏幕换成了触控屏,仅此而已。在形态上呢,并没有针对触摸去做任何专门的适配优化。
那形态说完了,那实际的应用上呢?触屏笔记本电脑呢,相对于传统笔电它有什么优势呢?那么对于二合一设备和翻折屏设备来说呢,你可以把屏幕握在手里面,这样就可以解锁更多的使用场景的,比如说我可以靠在椅子上去玩电脑,或者我可以躺着玩电脑,而且呢,由于这两种设备的形态啊,你可以任意角度把电脑给它立起来,看看视频啊,刷个网站面前的b,不会有键盘这个占空间的东西,所以呢,无限接近于平板电脑的体验,非常的节约空间。
还有一大优势呢,则是可以画图和记笔记的,很多触屏电脑呢,都是搭载了甚至更高级别的压感触控的啊,搭配手写笔就能完成的画图记笔记的功能,而且形态上你可以把电脑屏幕直接平放在桌面上,就和纸质笔记本一样的,就可以进行稳定的书写和绘画了,这也是传统笔记本所无法达到的功能,也是我个人觉得目前的触控笔记本最大的优势,也是很多人去买它的原因啊。
就像是这个机器,我见过最多的使用人群呢,并不是什么学生党啊,白领啊,统统都不是,而是呢,老师啊,用它接上投影仪来去书写讲课,这是完完全全的降维打击的。当然呢,触屏器呢,还有一个优势呢,就是有很多厂商都有手机的多屏协同的功能,行动到电脑上的话呢,就可以使用触控来操作手机啊,这也是一个非常好用的操作逻辑啊。
但如果啊触控笔记本呢,它是传统笔记本电脑形态的话呢,不能把屏幕拿下来,而且呢,不能度翻折的话呢,那这个触控加的呢,真的是意义不大,那么能度开合的倒还好,要是呢,度都做不到的,那么你想想笔记本这个屏幕转轴的强度,你用手去戳屏幕,屏幕可能还会晃,然后你还得用一个手去扶着屏幕,然后另外一个手去触摸。
这个姿势我看着都感觉难受,那么像是可以随手拿着屏幕,然后呢用手写笔进行书写,这种触控笔记本最大的优势在这种形态的笔记本上是荡然无存的,它的体验是极其的割裂的,那么传统形态的笔记本电脑加触控最大的意义可能就是多屏智能手机的时候能触摸,比较方便的。其余的体验呢,真的是为了强加卖点而进行数控的。你要说和传统机器价格一样,我觉得倒也还好说。
但是啊,用了触屏的机器普遍都是高端机器,很多还都只有触控版本可以选择,价格不便宜,一年用不上几次,坏的修起来成本比普通屏幕要高,而且触控的机器一般都是镜面玻璃覆盖,抗眩光效果做得差不多,还容易沾染指纹,如果碰上边框窄机的触屏板,可能一调整个角度还得误触,那么你每天用触屏都还好说,可能一年也用不了几次,但还要为此忍受这些缺点,我是真的不太建议啊,去选购这种传统形态的触屏笔记本电脑。
当然呢,不光是传统形态的触屏笔记本有缺点,其实所有的笔记本都面临一些缺点,最大的问题就是生态,也可以说呢是系统层面了。那么你想笔记本握在手里就是平板,连上键鼠就是电脑,即使是二合一设备,现在也只是物理形态上可以达到。那么软件层面可不是说你握在手里是平板os,然后连上键鼠就是电脑os了,不管你怎么切换形态,它都是windows系统,而windows本身就是一个专门针对建筑设计操作的系统,虽然win八win十win11它都有平板模式。
而且有一步一步的进行优化体验,像是最新版本的win十也可以直接从底部上滑来呼出应用菜单,然后右滑呼出通知中心,然后拖出窗口,还能实现啊,不同模式的分屏体验已经非常不错了。虽然我承认微软他一直在优化冲锋的体验啊,但最核心的问题还是微软他想要一套系统就直接把触控和键鼠给它兼具了,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操作,在这种逻辑下呢,触控只能是键鼠的补充,它的体验呢,只能是小修小补,得不到什么质的升级。
虽然现在有很多滑动体验都变得很好了,但是我想要打开一个文件呢,你还是需要用手指当鼠标先选中,然后再双击。而交给这个平板系统的话呢,这个操作可能只需要点一下屏幕就完成了。Ps类的操作呢,还有很多,那如果是适合平板的系统,那么文件的排列和操作的方式完全就不应该是这个逻辑。那么触屏的意义啊,是大屏与操作系统冲突所产生的。
解决办法就是手指和鼠标的精确程度是完全不一样的,很多这个桌面系统呢,你可以缩小图标,让一个屏幕里面显示的内容尽可能的多,但是适合触控的系统呢,并不能这么做,应该增大你的图标而减少你触摸选择的难度,而因为图标变大而减少的显示内容,也应该用这个滑动翻译的方式来弥补出来。所以呢,我觉得电脑如果想要更好的触控操作体验的话呢,就不应该是一套操作逻辑去兼容这个触控和键鼠,而是应该啊,键鼠就是键鼠的操作逻辑。
然后你想要触控的时候呢,就应该切换到另外一套啊适合触控的操作逻辑上,就像是win八时代的平板模式,就完全切换到另外一套全新的ui上了,但现在的win十系统反而是没有这个操作了。反正我的观点就是呢啊,只要你不把键鼠和触控给它完全分割成两个操作模式,那么触控的体验它就永远也做不完善。当然呢,说了这么多缺点,但是我其实还是非常支持各大oem厂商的在笔记本电脑上去探索使用触屏这种操作方式的。
那么现在不好用不代表以后它也不好用啊,即使微软不在系统层面去做大的更改,但如果有厂商有心思的话呢,在软件功能层面,它一样也是可以发挥出触屏机器的更大作用呢。就比如说多屏协同,我觉得就是和触屏非常大的一个功能,那比如说有些厂商它也在这个全屏看视的时候呢,加入了滑动调整进度条和音量控制的功能,这些我觉得呢啊,都是触控笔记本的一个完善体验啊。并不是我一说触屏电脑,它的意义只有画图和记笔记的。
而现在很多人呢都不看好触屏电脑,其实最大的原因呢就是厂商去做触屏机型,它只是硬件上给你配个触屏就完事了,甚至现在最多的触屏机器还是不能翻转,不能拿下键盘的传动比,基本这样子的触屏呢,是不可能体验好的。那么触屏呢,不单单是需要硬件,还需要良好的物理形态加好的创意,配合软件系统才能完善整个触屏的体验。那不知道大家怎么看待这个问题,你自己用触屏电脑的体验呢,又是如何的呢?